張則周訪問紀錄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網站公開瀏覽(其有PDF檔案供下載者,僅限瀏覽,不得轉作其他用途)
口述內容簡介
受訪者:張則周
受訪時間:2013年
一、出生、原生家庭
二、求學與成長
三、國防醫學院
四、如何到臺灣
五、被捕前
六、被捕
七、偵訊
八、審判監獄
九、服刑監獄一—綠島
十、服刑監獄二—軍人監獄
十一、服刑監獄—生教所
十二、延押
十三、入獄前後與基督教的接觸
十四、出獄後的求學之路
十五、忙碌生活
十六、出國進修的經驗
十七、出獄後的監控
十八、教育、社會改革理念
張則周,1929年生於河北省井陘縣,曾就讀北平四存中學、北平市立第四中學,1947年考取上海國防醫學院,1949年2月參加臺灣大學的寄讀考試,半年後分發到化工系二年級。1950年5月在新生南路的臺大宿舍被捕,遭控涉「中共中央社會部潛臺間諜蕭明華等人案」,被判刑10年、褫奪公權5年,刑滿後仍繼續延押,共服刑11年4個月,先後被關押於臺灣臺北監獄、綠島、軍人監獄、生教所、小琉球等地。1961年出獄後因已無臺大學籍,遂於1963年重考進入成功大學礦冶系(今資源工程學系),後再轉至臺大農化系,一路攻讀至博士學位,畢業後於臺大擔任教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