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友鵬

蘇友鵬(1926–2017),男,臺南善化人,1950年被捕時25歲。幼年時期即開始學習初級漢文,會背誦《三字經》、《千家詩》、《論語》等。小學就讀白河公學校,後轉入善化公學校。六年級的時候參加臺南州國語即席演講獲得第1名。畢業時獲得宮殿下賞,之後考入招收臺灣籍學生為主的臺南州立臺南第二中學校,為第十七期的學生。1943年3月,考取臺北帝國大學預科理科乙類第三期學生。1945年3月進入東京帝國大學醫科第十期。預科時期住在士林,參加士林協志會,在此認識帝大醫科的學長郭琇琮,也加入協志會合唱團,他的獨唱受到呂赫若的肯定。 1945年3月底被徵召為學徒兵,在淡水受訓,之後被分入荒川中隊,駐防於五股、八里之間,一直到戰爭結束。10月回到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11月25日改編入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第三屆。1949年7月畢業,同時進入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的耳鼻喉科,為住院醫生。 1945年與郭琇琮成立「臺灣學生聯盟」,學習國語、研讀三民主義,並準備迎接祖國的來到。10月17日也到基隆迎接國軍上岸。但是祖國來的官員與軍人帶著征服者的優越感,歧視臺灣人,而且貪污、劫收,讓臺灣人反感。二二八事件時曾與郭琇琮一起決定攻擊軍中火藥庫,最後援兵沒到而作罷。 蘇友鵬讀預科之時,即廣泛閱讀,包括左派作家以及社會主義的書籍,認為這些書提倡社會公平、公義。戰後為了學中文,乃買注音版的左翼書籍閱讀。1950年5月13日中午,蘇友鵬被電話叫到院長室;隨後,蘇友鵬與許強、胡鑫麟、胡寶珍等4位醫生被情治人員押送至總統府後方,今東吳大學城區部旁邊的保密局南所。在裡面他看到雙腳被打得嚴重浮腫瘀血的郭琇琮。後來也與郭琇琮一塊被移到北所。 離開醫院前,院長魏火曜曾致電耳鼻喉科護士長為蘇友鵬拿其西裝外套來替換其身上白袍,而該西裝口袋裡恰好放著注音版魯迅的《狂人日記》。蘇友鵬經訊問1次後,1950年9月臺灣省保安司令部(39)安潔字第2204號判決書以「臺北市工作委員會郭琇琮等案」參加叛亂組織的罪名,依《懲治叛亂條例》判處有期徒刑10年,唯一證物正是那本《狂人日記》。 1951年5月14日凌晨,蘇友鵬等人被押出軍法處前往基隆,再搭船往綠島,成為第一期到綠島新生訓導處的政治犯。在綠島被監禁9年,期間在獄中聯合8位同為政治犯的醫師及護士組成迷你教學醫院,是只缺少神經科的綜合醫院。 1960年5月13日,蘇友鵬及同案的醫生胡鑫麟、胡寶珍等被釋放,並返回臺灣。之後,臺大耳鼻喉科主任杜詩棉請他回臺大研習醫術,他再利用晚上到診所幫忙,來解決經濟問題。1960年,臺北鐵路醫院的耳鼻喉科主任楊蓮生請他到鐵路醫院任職。雖然人事主任多次刁難,但楊主任找了許多人作保,解決了就職問題。之後在鐵路醫院耳鼻喉科服務長達30年,並在臺大、公保中心兼職。1991年2月1日退休,但仍長期擔任顧問。 蘇友鵬雖然釋放,但他仍長期遭受監控。1971年,主張臺獨的黃紀男到公保中心找他。不久,調查局的特務就直接到蘇友鵬的看診室,將他帶到安坑去秘密審訊,後來簽切結書才釋放。蘇友鵬返家後,隨即銷毀家中所有外國雜誌、書籍及信件。 1997年蘇友鵬與其他白色恐怖受難者組成「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案件平反促進會」,要平反1950年代白色恐怖案件。翌年,又成立「臺北市高齡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並與吳聲潤等輪流擔任兩會理事長。2014年3月18日,太陽花學運,蘇友鵬與10幾位白色恐怖受難者前往現場勉勵學運參與者,以避免歷史重演。2017年9月16日,病逝於臺大醫院。 蘇友鵬於1999年4月9日向補償基金會提出補償申請,2000年4月24日經第一屆第十四次董事會審核通過予以補償。2018年10月4日經促轉會公告撤銷判決處分。
撰寫者/資料來源: 何鳳嬌
    • 當時年齡: 24 歲
    • 當時職業: 台灣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醫師
    • 裁判/受難年度: 民國39年
    • 裁判書字號: (39)安潔字第2204號
    • 判決主文: 參加叛亂之組織
    • 宣告刑度刑期: 有期徒刑10年、 褫奪公權5年
    • 執行刑度刑期/受難事實: 有期徒刑10年
  • 1.依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已公告平復國家不法。

  • 2.依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已予以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