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棘

俞棘(1914-2002),族名本俌,字左車,筆名于吉、黎賀、艾那等。1970年被捕時57歲。男,祖籍安徽歙縣,生於浙江慈谿。1935年入慈湖學校商職部就讀,因喪父家貧中輟學業,赴上海證券交易物品所擔任練習生。1929年至1933年間,任職浙江慈谿民眾教育館、上海神州國光社,亦曾短暫服務福州市警局。俞棘熱愛文藝,在工作之餘仍閱讀筆耕不輟。1936年因文字作品受《南方日報》副刊主編閔佛九賞識,延攬他到《南方日報》擔任校對,從此進入報界。曾先後擔任福建《民報》副刊編輯、福建《中央日報》副刊編務,並以撰寫藝文評論著稱。 1945年對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擬以接收《臺灣新報》印刷設備、在臺灣籌辦一份黨報;駐臺特派員盧冠群以社長名義、赴福州就近攬才。俞棘當時正在福州《中央日報》任職、聽聞消息後,請託前永安報社主管陳遠略介紹,盧邀俞赴臺擔任新報編輯組長。1946年2月間,自福州渡海至基隆、轉赴臺南市。此後歷任《中華日報》南部版編輯主任、副總編輯、主筆、副刊主編等職。1970年被捕時,職銜為報社副總主筆。 1970年10月3日調查局逮捕俞棘,辦案人員指控他早年「經常閱讀匪書」、「發表左傾小說」,俞在福州為報社辦文友郊遊會,被指為「組織文運」;來臺之後「利用報刊,刊登利匪文字」以及「包庇及掩護匪嫌份子」等罪嫌。其實當局逮捕俞棘的真正目的,在引報人李荊蓀入罪。李荊蓀時任中國廣播公司副總經理,他和俞棘1936年間曾為《南方日報》同事,兩人因藝文興趣熟識,爾後偶有書信往來。1946年李荊蓀曾有一信給俞棘,提及「對不流血革命還不死心,報紙是方式之一」。辦案人員搜得此信,使俞棘當庭對質供證,遂行羅織。李荊蓀在法庭上聽聞俞棘證詞,悲痛欲絕,當場高呼:「良心!良心!」 1971年1月4日,臺灣警備總司令部(60)初特字第50、37號及(61)秤理字第169號判決書,判定俞棘和李荊蓀兩人「參加叛亂組織」。李荊蓀遭判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俞棘則因「在調查期間,態度坦誠,深具悔意,並曾擔任臥底工作,協助整理資料,頗著辛勞」,因而「姑予末減其刑」,判處有期徒刑5年,褫奪公權3年。1975年總統蔣介石過世之後獲減刑為3年4月,同年7月14日刑滿開釋。 晚年不詳,2002年7月30日辭世,享年88歲。身後留下小說多篇,包括長篇小說《泡沫》、《郁雷》、《鳳凰樹下》、《黃帝子孫》、《失去的影子》、《金蕉園》《花潮》,以及短篇小說集《生命的遞嬗》,均為1960年代作品。 1999年補償基金會成立後,俞棘家屬始終未向補償基金會提出求償聲請,亦未見於促轉會撤銷名單。
本文僅供瀏覽,若閱覽後有額外需求,應依著作權法規定,由使用者依合理使用立場主張並自負相關責任,或另洽該資料作者取得個案授權或使用同意。
撰寫者/資料來源: 陳百齡
    • 當時年齡: 55 歲
    • 當時職業: 中華日報南部版副總主筆
    • 裁判/受難年度: 民國60年
    • 裁判書字號: (60)初特字第50、37號、(61)秤理字第169號
    • 判決主文: 參加叛亂之組織
    • 宣告刑度刑期: 有期徒刑5年、 褫奪公權3年
    • 執行刑度刑期/受難事實: 有期徒刑5年

相關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