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仔嶺會議

關仔嶺會議是臺獨運動史上一場特殊的秘密會議,以「結拜兄弟」方式凝聚情誼,為未來可能的組織工作鋪路,因事洩造成政治獄。緣於1960年,一群「具有強烈臺灣意識」(蔡同榮語)且不滿國民黨統治的臺大畢業生或陸續退伍,或即將出國,不捨各自分散,遂由10名校友共同策畫,以歡送蔡同榮、劉家順出國留學為名義,於6月19日在臺南關仔嶺溫泉區包租一整棟靜樂旅社,舉行兩天一夜的秘會。

會中討論許多問題,話題集中於雷震、李萬居等人的組黨運動,但為降低風險,未有組織芻議或活動計畫,而是經出席者全體同意,舉杯結拜為兄弟。相約日後兄弟結婚,大家盡量出席;每年大年初二,聚旅兩天一夜;並推選侯榮邦、蔡順利、陳安瀾為下次聚會聯絡人。這次參加者有43人(官方僅取得27人名單),大部分為臺大校友,少部分為其親友。臺大部分有法律系的蔡同榮、侯榮邦、陳榮成、鍾廖權、黃崑虎等;政治系的陳安瀾、劉家順、陳燕昌等;經濟系的羅福全、李錫祿等;化工系的張燦鍙、農經系的侯榮楣等;另有淡江文理學院的孫靜源、淡江英專的蔡順利、吳高山等。

該聚會刻意低調,仍被調查局偵悉。綜合資料判斷,應是劉家順被捕供出,復循供逮捕陳安瀾、蔡順利(兩人都被羈押5個月),約談侯榮楣、侯榮邦兄弟及吳高山。調查局資料提到,劉家順曾向龔伯文提及「現在不能成立有形的組織,只可以結拜兄弟發展力量」,但從官方檔案來看,該局對關仔嶺會議因掌握線索有限,似未積極追查,反較關注劉的臺獨言論,包括1958年在丘宏達家中的聚會(詳「劉家順」條),相關逮捕與約談,主要繞著這部分展開。

雖然如此,仍對結拜兄弟造成不小壓力。聚會再無下文;黃崑虎從臺南逃往新竹山區,從事畜牧,後成為「養雞大王」。張燦鍙、陳榮成、侯榮邦、羅福全前往美、日留學,推展臺獨運動,並與蔡同榮同為臺獨聯盟(1970年成立)的核心成員,這是關仔嶺會議深遠的後續效應。



撰寫者/資料來源: 李禎祥
  • 1.法務部調查局,〈陳安瀾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AA11010000F/0049/3-9/01999。

    2.法務部調查局,〈蔡順利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A311010000F/0049/156/01100。

    3.陳儀深,2012,〈陳榮成先生訪問紀錄〉,《海外臺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續篇)》,頁299-314。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4.蔡同榮,1991,《我要回去》,頁24-25。臺北市,敦理出版社。

    5.蔡同榮,2010,《顧臺灣》,頁29-32。臺北市:民視文教基金會。

    6.侯榮邦,〈回首關仔嶺會議〉,《自立晚報》1993年4月7日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