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文庫》93.6月~10月雜誌翻印資料(日)

  • 類別: 雜誌期刊
  • 主題類別: 期刊
  • 尺寸: 長:13.8 x 寬:20.2 x 高:0.249 (cm)
  • 取得方式: 捐贈
  • 捐贈者: 胡乃元
  • 登錄號: 20230220101
  • 藏品簡介:
    此文物為已故政治受難者胡鑫麟醫師所藏的《中公文庫》93.6月~10月雜誌的翻印資料(日),文中部分內容如下:
    「標題:我的青春.台灣
    邱永漢
    由一位台灣父親和兩位日本和台灣母親撫養長大的作者首次透露了自己的童年。暢銷書《中國人與日本人》的作者個人歷史背景。
    我有兩個母親
    當我出生時(1924年),我有兩個母親。在一夫多妻制合法的台灣,妻妾同居、子女圍坐在同一張圓桌旁的情況並不少見,但我的情況卻有些不同。這是因為我是出生在久留米的內地人(當時對日本人的稱呼),而我的父親是台灣人,當時已經有妻子了。」
    1987年解嚴後,台灣社會邁向自由化及民主化,戒嚴時期發生的政治事件如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政治案件不再是禁忌話題,報章雜誌更是趁著這波民主自由浪潮,公開報導、討論戒嚴時期政府的不義之舉,以滿足觀眾對政府極力隱藏政治話題之好奇心,加上解嚴後報禁的解除,形成各家報章雜誌如雨後春筍,爭相滿足民眾知的權利。
    解嚴後,人在國外的胡鑫麟醫師並無置身事外,依然透過報章雜誌持續關心台灣的政治及政治受難者權益等議題,從中知曉台灣社會於解嚴後的民主化及自由化,或許也成為其決定於1990年代中葉從美國回到台灣的原因之一。
    詮釋者:梁正杰

相關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