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呂國民寫給呂洪淑女的信件(1976年11月9日),部分內容如下:
淑女愛卿:妳好!前天(七日)的面談,調整了我們之間的關係,除去砂子,加上油料,相信今後會滑溜々的。人類有智慧,應該運用智慧,以調整人際關係,使其和諧相投。今後感情的增進,端賴妳的「柔順」和我的涵養。今後每封信可說々互相勉勵的話,才不會使信空洞,今天我要說人格與榮譽,它是人的第二生命,鐵要加上高度的熱才能鍊成鋼,人要有高尚的人格與好的名譽,也一樣,一定要經過磨鍊、試探、考驗,換句話說,高尚卓犖的人格,是由困苦和不幸中鍛鍊出來的。所以一個人要擇善固執,堅持下去,不要因貪困而動摇,不要因錢財而損德,不要因威脅而屈服,而且要具有慧眼,能看出苦難中的喜樂和價值。
2.呂國民(1937–1991),桃園蘆竹人,臺北師範學校畢業後任教,並進入臺大法律系夜間部進修,期間積極參與黨外政治活動。1967年與林水泉等人組織全國青年團結促進會,推動臺灣政治民主,遭警備總部以叛亂罪名逮捕,判刑15年後減為10年。在獄中創作詩集與語言學習書籍。1977年出獄後與洪淑女結婚,持續參與民主運動,並於1987年由妻子代為參選桃園縣議員當選。1991年意外辭世,享年54歲。2001年,其獄中家書結集出版。
資料來源:摘錄自國家人權記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