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德柏

龔德柏(1891-1980),字次筠,男,湖南瀘溪人。1950年被捕時59歲。出身商賈家庭,家中以桐油買賣營生。1910年入辰州中學,因鼓動學潮遭開除,轉入長沙明德學堂。1913年入湖南高等工校礦冶科,同年獲湖南省官費,赴日就讀東京第一高校。1918年因組織中國全留日學生總會、抗議巴黎和會讓日本接收德國在山東特權,遭留級處分,學業中輟改任《中日通訊社》東京通訊員、兼英文《京津泰晤士報》漢文版通訊員。1921年隨中國代表團赴美參加華盛頓會議。1922年返回中國,歷任《國民外交雜誌》主編、《東方日報》中文版總編輯、「中美通訊社」總編輯等職,1923年和成舍我在北京合辦《世界晚報》,其後自創《大同晚報》,辦報期間因刊登軍閥張宗昌槍斃報人林白水案件險遭不測,因此離開北平前往武漢。1927年寧漢分裂,應南京政府政治部主任陳銘樞邀請,創辦軍中報紙《革命軍日報》;次年北伐結束,出任《申報》國際版主編,因經常以按語揭露日本對華政策謀略,遭日人干預,僅百日即去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先後在京、滬等地創辦《救國晚報》、《救國日報》鼓吹抗日。1937年戰爭爆發後隨國民政府經兩湖撤往重慶,任職國際問題研究所。1945年8月對日戰爭結束,應總司令何應欽聘請,以少將參議身份擔任顧問,先至芷江受降,再飛往南京參與正式投降典禮。長期任職報社,文筆犀利、不畏權勢,數度因抨擊時政而遭拘捕,新聞界稱為「龔大炮」。1949年7月隨國府撤退來臺,蟄居新竹。 後因批評總統蔣介石而繫獄。據他自己推測,遠因是到臺灣後未向蔣介石表態效忠,並可能辦報攻擊政府。近因則是1950年3月應邀至國防大學,以〈新國難之由來〉為題,向學員發表演講,指出蔣介石因戰術錯誤、導致大陸全面淪陷。1950年3月9日遭保密局逮捕,先關押於保密局南所年餘,以「思想動搖、為匪宣傳」為由交付感化。以「龔嘯」化名,先後關押於保密局看守所和桃園感訓所等處,3年期滿再以感化期間「思想並未改善」為由,繼續交付感化。據龔德柏自撰〈蔣介石黑獄親歷記〉稱,1954年春第二屆國民大會集會,龔德柏補上國大代表,由莫德惠、胡適、左舜生、曾寶蓀四大老聯名上書請求開釋,雖經總統蔣介石覆函莫德惠、同意於國民大會閉會後釋放,但手令遭蔣宋美齡攔阻而事未成。1955年3月4日,時任立法委員的成舍我以「龔德柏失蹤案」,在立法院院會向行政院質詢,當時僅有《自由中國》雜誌敢照登質詢全文,《自立晚報》刊登〈懷念龔德柏〉一文迂迴聲援,本案逐漸受到社會大眾注意。1956年冬,香港文化代表團來臺訪問,團長丁文淵在歡迎會中提及本案,主持人黃少谷向總統蔣介石報告,再經成舍我請託阮毅成、程滄波兩人面謁總統蔣介石,承諾日後龔在臺灣「不辦報、只辦學」。1957年2月18日終於獲釋,前後繫獄將近7年。 獲釋返家後,立即將囚禁期間所見所聞形為文字,1962年再次補述,於1969年12月成書,取名為〈蔣介石黑獄親歷記〉(2002年由作家李敖代為出版)。晚年仍繼續筆耕,但因當時媒體忌諱當局,不敢採用其政論文章,故僅以寫作小品文維生。1980年6月13日病逝臺北,享壽89歲。2002年龔繼鵬等代表向補償基金會申請補償,2004年3月27日經第3屆第7次董事會通過,予以補償。目前尚未見於促轉會的撤銷判決處分名單。
撰寫者/資料來源: 陳百齡
  • 1.依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已予以補償。

  • 2.依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已予以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