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鐵路管理委員會

下載

數位物件打包下載(僅限可下載使用物件)

  • 名稱⇢

原鐵路管理委員會   

  • 昔日單位⇢

臺灣省政府交通廳 

  • 昔日用途⇢

政府單位(有原建物)    

  • 今日名稱⇢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 

  • 今日用途⇢

博物館 

  • 地址、地號或位置⇢

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一段2號    



■  概述 


  事件概述


二二八事件中,鐵路管理委員會是衝突發生的主要地點之一,2月28日15時,有群眾數百人由太平町及北門一帶,湧入鐵道管理委員會毆打職員,造成人員重傷、財物被奪,許多居於鐵路管理委員會宿舍的外省家庭紛紛至美國駐臺領事館避難,後來鐵路警察署因此調派臺北、基隆、松山等分駐所的警員到職員宿舍戒備。

3月1日午12時解嚴,下午卻發生北門口鐵路管理委員會樓上國軍及警察大隊開機槍掃射民眾事件,造成三十餘人死傷。3月3日,據稱群眾因為認為鐵路警察署拘禁學生8名,包圍鐵路警察署、燒毀辦公室。

3月4日,交通處長任顯群招集員工商討制度改革,會中員工組織「鐵路制度調整委員會」,要求恢復鐵路營運、改善工人待遇,由於主任委員陳清文人在南京,推舉徐鄂雲代理主任委員,並設置鐵路聯絡室,負責聯絡交通運行相關事宜。然而這些舉動事後卻被認定是受王添灯「煽動」,藉此「排斥國內人員、反對鐵路國營並組織鐵路聯絡室以妨礙軍運及利用鐵路電話供給叛徒聯絡等工作」,之後包含車務處職員張其華等人陸續被捕、遭刑求,鐵路聯絡室也被鐵路警察搗毀。代理主任委員徐鄂雲則是被控「私通流氓、袒護暴徒」,受陳儀召見,被要求「立即交卸,違者槍斃」,徐鄂雲為保命只得照做。      

  發生地概述


鐵路管理委員會鄰近北門、臺北車站、縱貫公路,位在重要樞紐。清朝時該址曾為機器局,1895年日本軍方接收後改為臺北兵器修理所,後改稱臺灣炮兵工廠。1900年移交給鐵道部,改稱臺北工場,之後臺北工場向東擴張,並拆除基地南邊原有建物,在1918年新建鐵道部廳舍,1934年臺北工場移至松山(今臺北機廠)。

現在該址為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外觀保持良好,其中有8處為法定文化資產,包含鐵道部、食堂、八角樓男廁、電源室、工務室、戰時指揮中心、清代機器局遺構、臺北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