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物是已故受難者胡鑫麟醫師所著《台文初步》一書,該書部分內容如下:
「序:
母語與母語文字,是咱人一切精神活動的基本。所以咱不但愛好好保存咱的話,而且愛復予伊發展,同時,還復較需要給伊文字化、予伊書面化,可來迎接已經來到在咱目前的二十一世紀這個新的時代。當然現此時講起來咱亦是有文字,但是此的漢字是要寫文言(古早的漢族共同書面語)的文字,并不是在表示咱的話的字。若是要用漢字來寫咱的口語,一定愛另外下一些功夫才會用得。」
胡鑫麟醫師之所以會著手編撰台語辭典及台文相關書籍,據文物捐贈者曹欽榮先生所述,乃是有回胡鑫麟先生與太太胡李碧珠女士散步公園時,看見一位祖母試圖用生硬的北京話與孫子對話,胡醫師感嘆台語及台語文化逐漸式微,所造成的世代隔閡,於是發奮要將台語文字化並保存台語文化,於是著手編纂台語辭典及文字紀錄台語文化,讓後世要學習台語和認識台語文化有參考書及教材。
胡鑫麟醫生於是利用看診以外的時間,犧牲休息時間來從事台語辭典及台語文化的編撰工作,過程中運用大量字卡文字書寫台語詞彙,並將台語詞彙的緣由、典故文字記錄下來,後將其集結成冊成為台語辭典和台文初步等書,為後世留下學習台語及台語文化重要參考資料。
詮釋者:梁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