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物為已故政治受難者胡鑫麟醫師所藏的剪報資料「失傳的台灣民間小調 / 阿香」,其中部分內容如下:
「標題:失傳的台灣民間小調
前言:下面這兩首歌是二月十九日,波士頓台灣同鄉會慶祝春節晚會上,一位七十幾歲的張老太太,應阿香之邀請,演唱的幾近失傳的民間小調。據張老太太說:「挽茶歌」是台北新店附近一帶採茶女人常唱的曲調,歌詞則通常是自己任意編的。因採茶生活實際上是極其辛苦的,所以採茶的人常以唱歌解悶。至於「十二更鼓」則將思春少女眠思夢想和情郎繾綣偷歡的心情赤裸裸的表達出來。在以前保守閉塞的社會中,有這種大膽、新潮的歌詞,也是挺有趣的,因此特地抄錄下來和大家分享。」
胡鑫麟醫師之所以會著手編撰台語辭典及台文相關書籍,據文物捐贈者曹欽榮先生所述,乃是有回胡鑫麟先生與太太胡李碧珠女士散步公園時,看見一位祖母試圖用生硬的北京話與孫子對話,胡醫師感嘆台語及台語文化逐漸式微,所造成的世代隔閡,於是發奮要將台語文字化並保存台語文化,利用休診期間編纂台語辭典及文字紀錄台語文化,讓後世要學習台語和認識台語文化有參考書及教材。
1987年解嚴後,戒嚴時期政府所標榜的大中國文化、語言及政治神話開始受到質疑及挑戰,而原本被官方刻意打壓的本土文化、語言開始被重視,報章雜誌中廣泛出現台語文、本土宗教文化等議題。
詮釋者:梁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