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物為已故政治受難者胡鑫麟醫師所藏《臺灣公論報》剪報資料(1994年8月6日),其中部分內容如下:
「標題:為「屏東縣政府編「河洛」語教材糾誤」文辯誤
許極燉教授於九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在美國公論報刊登一篇長達九千餘字的文章,經友人剪報寄來,拜讀後發現許文中有諸多無法令人領教之處,且文中欠缺善意及令人難以心服的評斷。復於今年二月二十七日下午四時約於高雄國賓大飯店會面討論並交換意見之後,對許教授的觀念與見解不敢有所苟同。許教授在其文開宗明義就以其主觀的看法大肆批評屏東縣母語教材的種種不是,令人咋舌萬分,許教授指稱教材錯誤百出,似是令他負有一種代天行道,要對經過千辛萬難第一本在台灣本土正式推出的河洛語母語教材加以討伐的使命。」
胡鑫麟醫師之所以會著手編撰台語辭典及台文相關書籍,據文物捐贈者曹欽榮先生所述,乃是有回胡鑫麟先生與太太胡李碧珠女士散步公園時,看見一位祖母試圖用生硬的北京話與孫子對話,胡醫師感嘆台語及台語文化逐漸式微,所造成的世代隔閡,於是發奮要將台語文字化並保存台語文化,於是著手編纂台語辭典及文字紀錄台語文化,讓後世要學習台語和認識台語文化有參考書及教材。
胡鑫麟醫生於是利用看診以外的時間,犧牲休息時間來從事台語辭典及台語文化的編撰工作,過程中運用大量字卡文字書寫台語詞彙,並將台語詞彙的緣由、典故文字記錄下來,後將其集結成冊成為台語辭典和台文初步等書,為後世留下學習台語及台語文化重要參考資料。
詮釋者:梁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