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基隆市參議會

下載

數位物件打包下載(僅限可下載使用物件)

  • 名稱⇢
原基隆市參議會 
  • 昔日單位⇢
基隆市參議會 
  • 昔日用途⇢
政府機關(原建物外表已改建,內部尚有部分留存) 
  • 今日名稱⇢
基隆市立醫院門診中心 
  • 今日用途⇢
醫院 
  • 地址、地號或位置⇢
基隆市中正區義二路2巷6號 




■  概述 


  事件概述


二二八事件係威權統治時期統治者大規模侵害人權之特定事件。民國36(1947)年事件爆發後,3月4日上午,基隆市16個團體代表共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基隆分會」,推舉市參議會正、副議長黃樹水、楊元丁擔任正、副主任委員,並向商行勸募雜糧麵粉,由基隆各區造貧民冊,按戶給糧,以安定民心。軍警於愛三路派出所、田寮河邊及基隆市議會周邊鎮壓及槍殺民眾,造成眾多傷亡,議會於3月6日派代表與基隆要塞司令部商討要求撤兵,3月8日下午5時,國軍卻攻擊基隆市參議會,並逮捕留在市議會坐鎮的楊元丁。


事後楊元丁被基隆市警察局刑事股股長蘇政槍決,屍體丟入田寮河中,黃樹水遭官方以「煽動學生暴動」罪名,列入「臺北區叛逆名冊及逍遙法外份子名冊」,其餘受到影響的議員包含楊阿壽被冠以「鼓動搶米參加事變」等相關罪名,顏欽賢則遭到通緝。


  發生地概述


民國34(1945)年臺灣光復後,基隆市參議會為首次成立的民意機關,也就是現在基隆市議會的前身,會址設於基隆市義二路二巷(位於田寮河北側,參議巷內),該處為前中央病院舊址會所(私人醫院及診所),為本多五郎於昭和14年5月開設。


民國39(1950)年實施地方自治,基隆市參議會正式改為基隆市議會,市議會成立後,仍使用參議會原址議事。民國50(1961)年基隆市議會大樓完工後,市議會搬出原址,於同年 12月遷入現在市議會中正公園現址。


原(市議會)舊址於民國61(1972)年至74(1985)年間被改用為基隆市立圖書館,並於民國65(1976)年,在建築內部空間興建閱覽室及康樂室,圖書館於民國74(1985)年7月遷入現址(現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之二、三樓)。舊址於民國78(1989)年2月28日成為基隆市立醫院門診中心。


本案原址建築興建於日治時期,結合西方古典屋身樣式與日本樣式屋頂,為三層樓高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建築形式是「回」字行設計,設有天井一座,通風採光佳。通往參議會的馬路又稱作參議巷,至今,參議巷的巷口仍然保留當時參議巷路口的牌樓。


本建築外部經過修建、外觀重新拉皮整修,僅部分內裝可辨識過去樣貌。像是原本的天井增建了鐵皮屋頂,但仍然可以從室內看出建物中間原為天井的空間設計。

相關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