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法務部調查局大龍峒留質室

下載

數位物件打包下載(僅限可下載使用物件)

  • 名稱⇢
原法務部調查局大龍峒留質室 
  • 昔日單位⇢
法務部調查局 
  • 昔日用途⇢
關押、偵訊(無原建物) 
  • 今日名稱⇢

  • 今日用途⇢

  • 地址、地號或位置⇢
可能在臺北市酒泉街、保安宮旁,確切地址待考 




■  概述


  事件概述


在臺灣白色恐怖史上,調查局是重要的特務機關之一。它在各地廣設調查站,並有專屬的偵訊監獄和秘監,其中就包含大龍峒留質室。1950年調查局在臺北恢復工作,需要一個囚禁人犯的留質室,初期於徵用酒泉街保安宮附近的大龍峒民宅,改建為偵查監獄,直到1958年7月才轉至臺北市吳興街設立「第一留質室」(後改名為「三張犁招待所」),1974年1月則再於新店安坑設置「安康接待室」。大龍峒看守所同時關押自新者與政治「叛亂犯」。,自新者表示當時留質室裡有院子,牢房的門白天不上鎖,夜間才上鎖,白天可以出來走動、洗衣、在外廳用餐,廁所和洗澡間都在外面共同使用。

  發生地概述


大龍峒位於淡水河和基隆河會流處,很早開發,以保安宮為信仰中心。大龍峒留質室當時隱身於保安宮附近的民宅中,受難者提到該古厝被隔成數間押房,旁邊還有蓋幾間偵訊室,透過窗戶縫隙,可以看到買菜婦人、旗竿、工廠煙囪和可以聽見保安宮唱戲的聲音。之後因為酒泉街拓寬工程,該民宅已遭拆除,確切位置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