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報》

《光明報》係中共臺灣省工作委員會發行的一份不定期油印刊物,該報創辦1948年秋,1949年8月間遭國防部保密局破獲之前,曾發行過21期,每期出版500-800份不等,內容主要報導國共內戰消息及傳遞中共中央指示。最初由省工委會直屬部門編寫、印製和發送,後因組織擴張、印製數量大增,轉由基隆中學支部繕印。 《光明報》發稿部門位於臺北市南京東路199巷內民宅,省工委成員林英傑和羅定天、賴瓊煙等人收聽新華社廣播、抄錄剪報或文件,編寫成初稿之後,交由徐懋德(化名李絜,學生工作委員會書記)傳送至基隆中學,基隆中學教師李蒼降亦曾協助抄寫和傳送文稿。 編輯部門在基隆中學,參與辦報成員雖然都是基隆中學教職員、組織身份隸屬基隆市工委會,由基隆中學校長鍾浩東領導,但編報任務則受省工委林英傑直接指揮。林英傑所撰初稿送至基隆中學之後,由生物教員兼訓導主任陳仲豪進行審稿和排版、再交幹事鍾國員或張奕明以蠟紙刻寫鋼版,在基隆中學操場後山一個山洞內完成油印後,基隆本地報點由幹事張奕明分送,其餘報份則先送到臺北市,再由專人攜帶或赴郵寄至全省各地。 1949年7月上旬,《光明報》藉紀念七七抗戰十二週年名義、擴大全臺發行,官方截獲1份印樣,時任省主席陳誠攜往士林官邸面呈蔣介石。蔣閱畢大怒、緊急召集三大情治首長開會、並要求保密局長毛人鳳限期破案。此時正巧1名青年王明德以《光明報》示人遭舉報,保密局於是藉查戶口逮捕王明德,再逮捕戴傳李、許遠東、吳振祥等臺大學生獲取口供、得知基隆中學多人涉案。保密局人員於9月9日凌晨進入基隆中學、扣押校長鍾浩東等人。經保密局審訊後,張奕明、鍾國員在同年12月10日槍決。鍾浩東校長先送內湖新生總隊感訓,次年7月再度移送保安司令部,和李蒼降等7人在10月14日共赴馬場町。林英傑逃亡兩年後落網,1951年7月21日槍決。陳仲豪和徐懋德則先後潛返中國大陸。 這份地下報紙意外曝光,是臺省工委組織走向瓦解的開端。保密局人員根據本事件涉案者供詞,循線捕獲省工委領導幹部蔡孝乾、陳澤民、洪幼樵、張志忠等人,導致省工委組織徹底遭到破壞。《光明報》事件可說是1950年代白色恐怖歷史一大轉捩點。
撰寫者/資料來源: 陳百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