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偵訊

疲勞偵訊是一種常見刑求,其核心手段是「睡眠剝奪」(sleep deprivation),一說最早見於中世紀義大利法學家馬西里(Ippolito Marsili, 1451-1529)的文字記錄。近代因科技引進,手段複雜化,演變成一種「複合式刑求」。據政治犯口述,偵訊者通常幾人一組,分班輪訊,使用強光照射、不給水喝、不給食物、不給休息、咒罵拷打,如此連續數天數夜,使人逼近瘋狂或猝死邊緣,最後配合招供;套現代術語,堪稱「極限刑求」。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特務刑求時常使用的手段。◆◆強光照射需要特殊電燈。沈醉(曾任軍統局處長)在《軍統內幕》提到,二戰期間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Sino-American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SACO)為國民黨訓練軍統特務,並引進美式刑具如「強光審訊器」給重慶特種警察訓練班。其效果如黃紀男所言:「利用500燭光的強烈燈光直射人犯眼睛,對神經中樞所產生的強烈刺激,逼得人跡近發狂,最後自然會在精神瀕臨崩潰的情況下,招認一切莫須有的罪名」。◆◆劉辰旦(環球水泥公司職員,判刑5年8個月)1971年在警總保安處偵訊室,因為整個禮拜沒睡覺,放眼所及,「所有固體的東西都變成像液體那樣在流動」;且因缺眠缺水,「小便解出來都是血」。辛俊明(商人,判刑5年)1976年在調查局一處秘監,連續幾天沒喝水,「嘴巴整個都黏起來了」,而且尿色很深,像醬油一樣。疲勞偵訊的精神暴力,往往伴隨突如其來的肢體暴力,並放大後者的驚悚效果。1949年陳耀祖(臺大外文系學生,判刑7年6月)在東本願寺7天7夜都坐在同一張椅子上,只要一打瞌睡,就被槍托用力敲頭。1976年王乃信二進宮(商人,判刑10年)在警總保安處即被命令不准闔眼、不准沉默,「否則一巴掌讓你不得不清醒」。1959年,陳貽穀(國防部上校武官,判刑12年)在東本願寺經十晝夜偵訊,意志喪失,「只能順著他們的話回答,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在這種「胡言亂語」(辛俊明語)之下,疲勞偵訊即能取得非出於個人自由意志的「筆錄」;此外偵訊者也以同樣的疲勞手段,取得非出於個人自由意志的「自白書」。政治犯普遍提到,他們被要求一遍遍地寫自白書,偵訊者稍不滿意,即撕掉命其重寫,並以各種刑求逼其就範。廣義來看,這也是疲勞偵訊的一環。白色恐怖時期,疲勞偵訊在情治機關應用極廣,特別是調查局最擅此道。白色恐怖結束後,1997年12月19日公布修正《刑事訴訟法》第98條,始明文規定不得採用「疲勞訊問」方式(1997年修法之前只用「其他不正之方法」概括之)。◆◆
本文僅供瀏覽,若閱覽後有額外需求,應依著作權法規定,由使用者依合理使用立場主張並自負相關責任,或另洽該資料作者取得個案授權或使用同意。
撰寫者/資料來源: 李禎祥